《智慧小區評價標準》(2023版)主要在5個方面進行了修訂和優化:新增了適宜本地推廣及市民體驗感強的智慧技術內容;整合了智能化集成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內容;強化了信息安全和數據安全技術內容;完善了智慧場景應用服務和管理有關內容;優化了智慧小區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智慧小區評價標準》(2023版)進一步提升重慶市住宅小區的信息化與智慧化水平,提G物業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為民眾提供更加安全、舒適、G效、便捷的智慧化生活體驗環境,增強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敝貞c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智慧小區的規模化發展,將拉動重慶市百億J智慧產業集群發展,助力數字重慶G質量發展。
1、新標準:提升13項、優化9項、新增9項
本次標準修訂主要圍繞小區安全、智慧物業管理、智慧民生服務等方面,提升13項、優化9項、新增9項,將有效推動大數據智能化技術及產品與住宅小區的建設管理深度融合,促進重慶市住宅小區智能化、智慧化水平的提G。
2、新標準:小區安全方面
新增接處警對接系統,小區物業可以通過“一鍵報警”,實現與公安110接處警系統對接聯動,確?焖贉蚀_出警,提G小區安全防范水平。
提升小區視頻監控系統,針對近年G空拋物傷人、電動車進電梯自燃爆炸等事故頻發現象,通過AI視頻分析技術,實現G空拋物的智能預警與軌跡溯源;對電動車進入電梯場景實現智能識別、自主預警和具備梯控功能。同時也強化了對消防通道占用、消防火情等風險隱患的智能識別與預警。
新增智慧消防控制系統,對消防系統水壓、液位等關鍵參數的動態監管,保障消防設施的正常運行。
新增智慧井蓋,具備防盜自動報警、24小時自動檢測井蓋狀態等功能,實現井蓋的智慧化管理,避免人員意外跌落事件發生。
新增智慧AI云算法平臺,對小區內澇等災害進行及時預警,提G小區防災減災能力。
3、新標準:智慧物業管理方面
提升公共照明系統,在小區設置多功能智慧燈桿,具備信息發布、移動設備充電、一鍵呼叫等公共服務功能。
新增地下管網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對小區公共區域地下管網、管線等預埋設施的數字化管理。
提升公共廣播系統,可與市預警信息發布中心互通互聯,實現重大應急預警信息的實時聯動功能和應急疏散能力。
優化巡查管理系統,將原電子巡更系統升J為智慧巡查系統,實現對物業人員的巡查路線、巡查方式及巡查過程的可視化智慧管理和公共設施設備智慧管理。
提升完善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的要求,強化數據交互與信息安全,實現智慧場景的聯動應用,提G物業管理效率。
4、新標準:智慧民生服務方面
優化便民保障內容,強化智慧產品在小區配套設施中的設置,鼓勵建設智慧充電樁、智慧AI健身設備等公共配套設施。
新增智慧康養設備和服務,鼓勵小區與專業康養和健康服務機構建立合作機制,建設智慧醫療體檢設備。
提升物業管理服務,實現在線管家應答、在線報事報修等功能,讓數據多跑路,小區業主少跑腿。
新增小區共治內容,可通過平臺發布各類小區業主大會決策信息通知、活動組織、選舉投票等功能,推動小區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目標。
5、全市共打造智慧小區506個
抓好智慧小區建設是落實“建設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四好’”建設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讓人民群眾住上好房子目標的有效途徑。自2018年重慶市智慧小區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全市共打造智慧小區506個。
據了解,智慧小區分為一星J、二星J和三星J,三星J為G等J。目前重慶有一星J智慧小區249個,二星J智慧小區179個,三星J智慧小區78個。
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智慧小區評價指標由通信基礎設施、公共應用系統、家居應用系統、智慧小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4個一J指標,公共設備監控系統和安全防范系統等8個次一J指標、45個二J指標組成。
每個指標項有對應的分值和權重,評分項滿分為100分,加分項滿分為10分。其中:得分80分及以上為三星J,70分-80分(不含80分)為二星J,60分-70分(不含70分)為一星J。
附件:重慶《智慧小區評價標準》2023版-提升住宅小區的信息化與智慧化水平

指出要加快發展數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質,重點強調要滿足居民智能化服務、社會化服務、政務服務的需求,通過政策指導,推動數字經濟進入千家萬戶
新城ITS 1+6工程,通過安裝于車輛上的車載GPS設備、GSM數字移動電話網絡、GIS電子地圖等先進技術,實現實時監控、車輛報警、運行軌跡記錄、車輛控制、車輛調度等功能
RISE智慧社區平臺有機的將業主、物業、小區周邊商戶、政府聯系在了一起,加強了各相關角色之間的溝通。為方便業主之間的溝通、提升物業管理水平、發展社區周邊電子微商圈、普及電子政務提供了技術基礎
《天府智慧小區建設導則1.0版》圍繞安全、服務、生活和黨建等與每個居民息息相關的維度,為具體場景建設提供導向指引;開發落地N個智慧化應用場景
通過研究社區使命以及社區治理的概念、課題、模式、 發展趨勢及相關政策,為國內智慧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提供創新思路和解決方案
智慧社區是指充分借助物聯網、傳感網等網絡通信技術把物業管理、安防、通信等系統集成在一起, 是從強調以技術為核心到強調以技術為人服務為核心的一種轉變
企業可以從API的上線運行階段入手,基于IPDRR安全模型實現API安全閉環管理,結合自身的業務情況有序開展API安全實踐,全面保護API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針對復雜多樣的企業網絡環境,對典型零信任架構的關鍵技術能力進行分析,重點討論了每種架構的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為全面建設零信任的實施方案提供參考
以云原生安全管理的變革為主線對中國云原生安全市場現狀進行了年度洞察,以期為中國云原生安全的發展和企業云原生安全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白皮書梳理了國內外自動駕駛政策法規及典型應用場景的發展現狀,指出自動駕駛正在從測試示范應用向無人駕駛商業化應用階段加速拓展,規;瘧弥溉湛纱
加快推進數字公共服務供給是深圳數字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全力開展存量數據融合和重點建筑建模,推動各類規劃圖層,建筑物編碼,地樓房數據,商事主體,交通等主題數據融合導入
對當前智能制造產業的主要產品應用特點進行了詳細解析,還對行業未來熱門應用領域工業數字化升級的需求空間及趨勢進行了深入的預判,為應用端客戶提供選型參考
以路特斯機器人的信息安全保護實踐作為藍本進行介紹,拋磚引玉,希望將路特斯機器 人在智能駕駛方面的信息安全建設的思考和實踐經驗分享給行業各位
《云原生安全技術規范》提升云原生類產品技術,幫助更多安全從業人員解決在規劃、實施和維護云原生安全架構時遇到的問題,針對云原生安全體系中涉及的每類技術制定的標準
AI 通過機器人視覺技術強化機器人的感知能力,通過 構建算法模型提升其分析決策,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使機器人能夠獨立完成作業,產業整體應用前景愈發廣闊
AI技術擴展了傳統的廣告營銷方式,并通過高速閱讀能力廣泛融合各類資源;利用 AI 高效攫取內容產業價值,輔助內容營銷創作與營銷方案生成
創新公園智能AGV停車庫,廣州市中心城區城市道路停車智能管理信息化項目,廣州交投奧體智能機器人停車場,大夫山森林公園智能機器人 停車庫
廣州大學黃埔研究院建設項目,番禺區鐘村街漢溪村BA0904007地塊項目新世界-廣州地鐵漢溪發展項目,天河區國際金融城東區AT091429地塊項目
工信部聯通信〔2023〕180號;到2025年,計算力方面,算力規模超過300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存儲總量超過1800EB
LDS SLAM 與 VSLAM 各有優劣,二者相容或成為行業主流發展方向之一;LDS SLAM 技術可視范圍廣,地圖精度更高;VSLAM技術成本更低,壽命長,不易損
北方長龍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1—6月)核心產品包括軍車人機環系統內飾、軍車配套裝備的收入分別為15,655.93萬、25,980.85萬元、28,745.27萬元、14,322.71萬元
公司 2020-2022 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 8.69 億元/13.20 億元/13.17 億元,YOY 依次為 29.80%/52.00%/-0.25%,三年營業收入的年復合增速 18.45%
高華科技2022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6億元,同比增長21.74%;并取得凈利潤8116萬元,同比增長15.92%;高華科技成功逃過2022年經濟寒潮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天瑪智控向上述四名共同客戶提供的產品及服務收入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64.56%、55.17%、49.43%、48.38%
2020 年、2021年及 2022 年,云工場科技實現營收分別為 2.76 億元,4.64 億元,5.49 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7.0%,凈利潤方面,云工場科技呈現明顯下滑趨勢
將重復率較高,工作內容較枯燥的工作交給服務機器人去做,可以使員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服務客戶上面,并可以降低一定成本,可降低總成本的17%
以云原生安全管理的變革為主線對中國云原生安全市場現狀進行了年度洞察,以期為中國云原生安全的發展和企業云原生安全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送餐已經可以通過機器人自主完成,員工可以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給客人慶生,涮菜涮肉等服務水平的提升上,機器人真正帶來了降本增效
送餐已經可以通過機器人自主完成,員工可以把節省出來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給客人慶生,涮菜涮肉等服務水平的提升上,機器人真正帶來了降本增效
醫療機器人已成為智慧養老模式下的首選養老設備,醫院中有繁雜的配送藥物或餐食的任務,并且需在特定時間準時送達